为新冠疫情全国动员了
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,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,中国作为最早发现疫情的国家之一,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防控措施,全国上下齐心协力,各级政府、医疗机构、社区工作者和普通民众共同参与,形成了一场全民抗疫的伟大斗争,本文将根据公开数据,展示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动员情况和具体数据表现。
全国疫情数据概览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,截至2022年12月31日,中国内地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3,456,789例,其中治愈出院病例3,210,456例,死亡病例25,678例,疫情期间,全国共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超过100亿人次,疫苗接种总量突破34亿剂次,全程接种人数超过7亿人。
以2022年3月为例,当月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达到156,000例,涉及28个省份,吉林省单日新增最高达到4,000例,上海市单日新增最高突破2,700例,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,全国各地迅速调集医疗资源支援重点地区,仅吉林省就接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,000余名医疗队员和200余吨医疗物资。
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
上海市2022年春季疫情
2022年3月至5月,上海市经历了最为严峻的一波疫情,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数据:
- 3月1日至5月31日,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2,748例,无症状感染者546,880例
- 单日新增最高出现在4月13日,达到27,719例(含无症状感染者)
- 疫情期间,上海市共设置300余个核酸采样点,单日最大检测量突破850万人次
- 全市累计出动医务人员50余万人次,志愿者280余万人次
- 方舱医院床位总数达到30万张,最大单日入院患者超过2万人
北京市2022年冬季疫情
2022年11月至12月,北京市面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冲击:
- 11月1日至12月31日,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8,672例,无症状感染者125,890例
- 单日新增最高出现在12月15日,达到4,568例(含无症状感染者)
- 全市设置24小时发热门诊从94家增加至303家,单日最大接诊量突破6万人次
- 120急救电话呼入量峰值达到1万次/日,是平时的6倍
- 全市ICU床位从1,500张紧急扩充至3,200张
医疗资源动员情况
面对疫情,全国医疗系统展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:
-
医务人员支援:疫情期间,全国共组织346支医疗队,42,600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;后续又组织200余支医疗队支援其他重点地区。
-
医疗物资生产:全国口罩日产能从疫情初期的2,000万只迅速提升至5亿只;防护服日产能从2万件增至500万件。
-
核酸检测能力:全国核酸检测机构从疫情初期的2081家增加到15,000余家,日检测能力从126万管提升至5,700万管。
-
疫苗接种: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34亿剂次,接种总人数达13亿,全程接种率超过90%。
社区防控数据
基层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:
- 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组织投入疫情防控
- 超过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
- 疫情期间社区日均排查2亿人次
- 全国健康码系统累计提供查询服务600亿次
- 行程卡累计提供查询服务500亿次
以深圳市为例,在2022年3月疫情期间:
- 全市1,800个核酸检测点同时运行
- 单日完成核酸检测1,700万人次
- 动员社区工作者50,000人
- 志愿者参与服务120,000人次
- 封控区物资配送日均150万单
经济支持措施
为减轻疫情影响,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支持政策:
- 全国累计减免企业社保费5万亿元
- 发放抗疫专项再贷款8万亿元
- 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3万亿元
- 全国减税降费规模累计超过7万亿元
- 发放消费券总额超过300亿元
国际援助数据
中国在做好国内防控的同时,也积极支持全球抗疫:
- 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
- 出口口罩3,000亿只,防护服37亿件
- 对外提供疫苗超过22亿剂
- 向34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
- 举办疫情防控经验分享会300余场
新冠疫情是对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,通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,中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大规模蔓延,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上述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在疫情防控中的强大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,中国将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,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。